close

薩提爾的自我察覺練習-看見行為背後的慣性與盲點-詹翔霖老師

 

人自有正向生命能量的展現,只要能再自我肯定便可自主改變詹翔霖

 

維琴尼亞.薩提爾(Virginia Satir

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大師,第一本專著《家庭聯合治療》堪稱家族治療專家必讀的聖經。她相信,「不論外在條件如何,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無法改變。」人類只是需要更正向、更有效率的運用自己,便能實現一切想要的。

 

在馬戲團長大的大象,幼年期就被一根細細的鎖鏈綁住木樁上,無法掙脫,長大之後,即使牠已經能輕易掙斷鎖鏈,也不再抵抗,就算其他人在後面推它、前面拉它,完全無用,因為大象自己根本不想逃離。

 

有些衝突總是一再發生?未曾浮現的盲點才是關鍵

冰山一詞,最早出現在心理學家維琴尼亞.薩提爾(Virginia Satir1972 年出版的《家庭如何塑造人》一書。她的學生約翰.貝曼(John Banmen)將之系統化、科學化,推出「薩提爾模式(Satir model)」,應用在家庭治療以外的各種領域。

 

在學習如何和他人溝通時,面對哪些情境時該如何解、如何化解他人的問題,但這些都浮在冰山的表面,隱藏在水面下,人的內心的深層渴望或不滿足,才是造成這些外在行為的原因。因此,想要達成深度溝通,必須逐一探詢水面下的元素,讓人察覺到自己的「矛盾」,發現「阿!為什麼我以前會這樣想?」才能引發改變。

 

參考資料-《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》詹翔霖老師

來源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65111? ©經理人薩提爾練習

人的行為很多時候是被「慣性」所驅動,而非理性的選擇。這些慣性的形成,多半是來自家庭教育、經驗,因此非常難改,也異常隱晦。這些行為的累積,是導致我們溝通不順、潛力未發揮的原因。

 

了解了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,並理解了自己的觀點、渴望與等待。

 

第一部重新認識自己

你知道你的面對壓力時,慣性的『應對姿勢』(Copings)是哪一種嗎?

 

問好:過於偏重『他人』與『情境』,也許你可以試著試『學會要求他人』

指示:由於偏重『自己』與『情境』,也許你可以試著試『學會聽別人、檢討自己』

超理智:過於偏重『情境』,也許你可以試著試『接受人兼具性與感性,並學會感性溝通的方法』

打磯:過於忽略『自己』、『他人』與『情境』,也許你可以試著試『從預定整體的小目標開始,逃逸學會面對

你知道你在冰山里面了嗎?

 

薩提爾的冰山模式包含了水平線以上(外顯)的『行為』(Behavior)與『應對姿態』(Copings)及水平線以下(內在)的『感受』(Feelings)、『觀點』(Perceptions)、 『期待』(Expectations)、『渴望』(Yearnings)、『自我:我是』(SelfI am)。

 

集中在情感(感受)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四個要素。

 

對於情緒的管理,我們可以採用: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。

面對它:面對下行為背後的情緒

接受它:接受『我才會有這樣的情緒,是因為⋯⋯』,下一步『我會想做什麼?』

處理它:評價情緒背後的觀點與預期是否有根據或業務實際?

放下它:『這是我經過充分的自我感覺之後所做的選擇』、『這是我做出的選擇,所以不管結果如何,我都會承擔責任』

檢查自己的情緒模式是不存在於盲點的方法:

 

是否符合『演化的法則』

廣度與持續時間是否成比例

以『我消息』的方式來感知自己的情緒,以及情緒背後的『觀察點』與『期待』。

 

觀點、願望與等待的轉化與改變

透過自我感知,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『審時態勢、知情選擇』。了解了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感受,並理解了自己的觀點、展望。大部分人事情發生會自動化反應,把自動化反應,外顯用場姿態派上行為但是卻持續不斷的發展。

 

一般觀點個人對人事物主觀看法,及評論觀點源自於源自於我們過去((吸化的觀點『反映了我們長期的應對策略。我們想追尋的『同一性』是一種『有感覺、有意識的選擇下所做出的反應』。

 

轉化『追求,必須追求一致性先盤點自己六的的滿足程度,覺察自己有有哪些哪些哪些渴望尚未滿足。

 

討好的是愛人、被愛、被接納得滿足,但尊貴與自由沒有被滿足。

責任是尊貴與自由得足,但愛人、被愛、被接納未被足足。

超理智是尊貴與意得足,但愛人、被愛、被接納、自由未被足。

打磯是自由與被接納得足,但愛人、被愛、尊重、意未被足。

理解自己的期限與他人的期限的確實存在著一段落差,落差本身不是問題,如何找到雙方實際的期限,接受一些短期不確定的變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詹翔霖教授 的頭像
    詹翔霖教授

    心靈整型師

    詹翔霖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