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格教育 最怕說說而已

【記者張舒涵新北市報導】「只重視智育不重視德育,是為社會培育禍患!」在「全國品格教育高峰論壇」上,品格教育專家Marvin Berkowitz直指,許多學校缺少良好的教育使命,品格教育流於道德名詞與抽象概念,難以落實,他認為,發展五育均衡應與德育為先,且教育領導者應以身作則,別流於空談,否則學生學習成就再高未來也可能淪為傷害社會的人。

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及新北市教育局主辦的「2011年全國品格教育高峰論壇」,邀請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分校教育學院品格教育講座教授、品格與公民教育中心主任Marvin Berkowitz來台,向眾多校長及老師分享落實品格教育的經驗方法,從1日起分別在北、中、南、東舉行4場專題演講。

在美國推廣品格教育有成的Berkowitz指出,品格教育如同科學一樣,結構方法多元複雜,但目標清楚明瞭。他說明,尊重、責任、公平、關懷,這4項美德是全世界的共識,各個國家、社區、學校可以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,加入其他德目來推廣。

以身作則 提供具體模範

「自己做不到的事,就不能要求學生,你的作為將使學生學習更多,而非你說了什麼!」他向與會校長與老師指出,身為學校領袖應該解品格教育是什麼,並要足夠成為學生的模範,要展現想在別人身上看見的品格。

身為學校的領導者,除了要有一身美好理念,還要以身作則,也要有能力帶領老師全力配合,否則品格教育僅流於抽象的概念。Berkowitz印象深刻,美國貝萊斯高中的校長派克.麥克安福曾說過:「校長如同好萊塢的製片人,老師如同演員,製片人有責任提供演員各種資源和協助,讓他們有成功的機會。」

實施品格教育也是如此,Berkowitz舉例,在美國有間小學,老師們習慣因學生沒繳交作業,直接在成績單上打零分,讓學生留級;老師們忽視「零分」的背後意義,等同學生沒有改進的機會,直接被放棄。在他的協助下,該校校長每天趁中午空檔,召集沒教作業的學生到角落輔導,並親自指導他們直到功課寫完。校長的舉動讓學生感到自己備受重視,也間接向老師示範愛的教育理念,老師自然會跟上校長的腳步。

自我檢視 回歸教育初衷

但也曾有位接受Berkowitz輔導的校長,推動品格教育如拉牛車般辛苦,奮力拉著老師實施,卻無法得到共鳴,甚至遭老師抵抗。他當時建議這位校長,退後一步傾聽老師的想法,首先應與老師們建立互信關係,並以「僕人的角色」自居,詢問老師們:「我能為你們做些什麼?」盡可能給予老師心理與技術幫助。該校打破既有的作法,重新實施1年後,果真老師配合度提高,校風變得良善,甚至在品格教育上受到政府表揚。

Berkowitz觀察發現,成績和行為表現優異的學生普遍不缺乏老師關愛,而老師卻喜歡花精神在這些學生身上。他提到,美國許多中小學老師不時闖進校長室,向校長抱怨班上的問題學生比別班多,但老師正是扮演拯救這類學生的關鍵人物。因此Berkowitz建議老師應回歸到教育的初衷自我檢視,或許教導這些學生會有很大的挫折感,也未必能立即見效,但這些學生未來必定會記得老師曾教導過他的事,感謝老師讓他沒有誤入歧途,這也是為何推動品格教育是當務之急。

arrow
arrow

    詹翔霖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